班雅明在《德意志悲苦劇的起源》的〈認識論批判
代序〉的一開頭寫道:
哲學文字所特有的現象是,每一次選擇措辭時都要重新面對表達(Darstellung)的問題。雖然這種文字在其封閉的形態中會成為教義(Lehre),但是要賦予他這種封閉形態,則超出了單純思考的能力。哲學教義是建立在歷史性編訂的基礎上的。因此它是不論用多少幾何方法都無法得到的。數學清楚地證明了,每一種嚴格恰當的教導理論都自詡可以徹底消除表達的難題,這種消除是認識(Erkenntnis)的真正標誌,由此數學也就明確地表達了它對於語言所意指的真理(Wahrheit)領域的放棄。那些用於哲學構想的方法在數學的教導理論設置中是不會出現的。而這無非表明了,哲學構想具有一種祕傳奧義,這是它們自己無法拋棄,無從否認,而且有義務加以讚揚的。
以上文字值得細細推敲。經過一番琢磨,我認為班雅明對於「哲學文字的表達問題」的關切,與他的語言哲學有關。在〈論原初語言與人的語言〉一文中,他提出了非常特別的語言觀:萬事萬物都有表達、傳達自己的精神實體的傾向,而表達、傳達的形式即為語言,箇中關鍵在於:精神實體在(in)語言之中而非用(through)語言,傳達自身。因此,語言不是傳遞訊息的工具,語言自身即是精神實體表達、傳達自己的形式。資產階級的語言學視語言為傳遞訊息的工具,視語言為符號,乃至細分符號為符徵與符指兩個層次,最終只能在符號所織成的網絡中不斷游移,卻始終無法找到精神實體──班雅明認為:這是亞當食用智慧之果後,語言的墮落。這是班雅明自猶太教經典所獲得的啟發。在猶太教經典中,教義不能從文字表面去理解,甚至每個教義有好幾種解讀,只有彌賽亞降臨時,我們才能真正地體會教義。
在此,我們不妨大膽地連結東亞哲學。儒家與道家經典的文字表達極其精簡,以至於產生各種不同的詮釋,似乎是因為經典作者理解到:他們試圖撥撩、啟動讀者內在感知能力,去觸碰(encounter)那終極關懷(ultimate
concern):「道」,然而那已超出文字所能述說的,所謂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。
數學作為一種語言,素以精準透明著稱,班雅明稱之「徹底消除表達的難題,這種消除是認識(Erkenntnis)的真正標誌,由此數學也就明確地表達了它對於語言所意指的真理(Wahrheit)領域的放棄」。真理無法被「認識」,只能「體會」。班雅明認為:「認識」是「佔有」。認識一個事物,彷彿是以詞語佔有它,從而變成可以傳遞的訊息,喋喋不休,但是離道甚遠。
參考資料:
本雅明(Walter
Benjamin)著,李雙至、蘇偉翻譯。《德意志悲苦劇的起源》。北京: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。2013年1月。
───著,李茂增、蘇仲樂翻譯。《寫作與救贖──本雅明文選》。上海:東方出版中心。2009年9月。
伊格頓(Terry
Eagleton)著,李尚遠翻譯。《理論之後》。台北:商周出版。2005年4月。